**统计局15日发布5月份宏观经济数据,工业、消费、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持续改善,经济继续呈现恢复态势。
具体而言,5月份经济数据亮点颇多,工业生产增速继续回升,市场销售、固定资产投资降幅连续3个月收窄,服务业生产指数、高技术产业、社会领域投资增速均由负转正,挖掘机产量暴增八成,汽车销售增速创下2018年5月份以来次高值。
但值得注意的是,需求端恢复的程度仍明显不及生产,且由于需求不足工业生产恢复的节奏有所放慢,总需求不足仍然是当前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
**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5月份经济运行总体上符合预期,二季度经济增长能否转正还要看6月份经济恢复情况如何。
工业服务业持续回暖
随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政策措施逐步落实,复工复产深入推进,工业生产继续回升。
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增速比4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显示生产活动已经步入正常区间。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8%,降幅比1~4月份收窄2.1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装备制造行业增长继续加快,基建类相关产品增势较好,这显现出未来一段时间逆周期政策的发力方向。
5月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增速较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制造业增长12.2%,加快6.4个百分点,增速为2018年下半年以来各月.高水平。建筑工程用机械产量同比增长38.4%,其中挖掘机增长82.3%,较上月加快32.8个百分点;大中型拖拉机、混凝土机械分别增长56.1%、42.2%。
**统计局工业司副司长江源表示,当前工业生产总体恢复向好,但1~5月份累计工业生产仍下降,5月份部分行业和产品回升力度有所减弱,外部环境复杂,工业经济稳定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不确定因素。
服务业方面,5月份服务业生产形势明显改善,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0%,今年以来..实现正增长。信息、金融、房地产等行业较快增长对服务业带动作用明显,上述三个行业合计拉动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3.1个百分点。此外,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生产指数由上月同比下降5.0%转为持平,批零住餐等行业恢复势头也较为明显。
付凌晖在答记者问时指出,受居民担忧情绪影响,接触型聚集型消费复苏较慢,相关行业复产水平仍然偏低,是制约服务业稳定恢复的主要因素。推动服务业持续恢复要下更大力气。
5月份,住宿和餐饮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21.7%,餐饮收入额下降18.9%。1~5月份,限额以上单位百货店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26.9%。**统计局快速调查显示,5月底6月初,住宿餐饮业、文化体育娱乐业达到正常生产水平一半以上的企业比重仍低于60%。
消费投资明显好转
由于国内疫情防控向好形势持续稳固,企业复商复市步伐加快,居民生活秩序明显恢复,特别是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等多项政策促进下,需求端的消费、投资也都出现明显好转。
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下降2.8%,降幅在4月份收窄8.3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次收窄4.7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3.7%,收窄5.4个百分点。
在**和地方出台的稳定和促进汽车消费政策带动下,居民购车和换车需求持续释放,汽车市场销售回暖。5月份,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5%,增速为2018年5月份以来次高值(.高值为汽车排放标准切换实施前的2019年6月份)。
餐饮和住宿业经营情况也有所改善。5月份,餐饮收入同比下降18.9%,在4月份大幅收窄15.7个百分点的基础上,降幅继续收窄12.2个百分点;外卖等餐饮服务快速增长,5月份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餐饮收入同比增长超过20%。从客房收入看,5月份,限额以上住宿业企业客房收入降幅比4月份收窄约10个百分点。
投资方面,在一系列稳投资政策的作用下,投资项目建设持续加快,投资降幅连续3个月收窄,高技术产业、社会领域投资增速均由负转正。1~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6.3%,降幅比1~4月份和一季度分别收窄4.0和9.8个百分点。
尤其是基础设施投资降幅明显收窄。1~5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6.3%,降幅比1~4月份收窄5.5个百分点。民间投资也继续恢复。1~5月份,民间投资同比下降9.6%,降幅比1~4月份收窄3.7个百分点。
房地产今年依然是支撑经济终端需求的重要因素。1~5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0.3%,降幅比1~4月份收窄3.0个百分点。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分析,原因包括部分城市在土地政策上给予一定放松,包括付款、准备金的要求降低,提升了房企拿地的意愿;另一方面则是和部分城市交易市场快速复苏相关,房企在快速获取预售资金的同时,在土地市场上表现也会更为积极。
不过,需求恢复力度总体稍弱。需求不足仍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大挑战之一,提振需求急需政策加码。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哲对..财经表示,随着复工复产推进,企业的生产和盈利均进入恢复期,但消费端的恢复弱于供给端。下一步的关键在于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集中力量实现“三同步”:推动消费与供给的同步复苏,上下游产业链的同步复苏,大型企业与中小微企业同步复苏。
二季度GDP增速会否转正
付凌晖表示,尽管5月份主要指标继续改善,但从当月看不少指标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从累计看多数指标仍在下降,表明疫情冲击损失尚需弥补,经济还未回归正常水平。
当前,国内接触型聚集型消费受到制约,制造业投资动力不足,企业生产经营仍然困难。1~5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14.8%;1~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27.4%。近期,国内部分地区疫情形势有所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尚有不确定性。
与此同时,境外疫情肆虐,**经贸严重萎缩。二季度,WTO货物贸易晴雨表指数为87.6,创历史新低;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预测,二季度**商品贸易额将比一季度下降26.9%。
付凌晖称,二季度经济恢复既存在有利因素,也面临困难挑战,经济增长能否转正还要看6月份经济恢复情况如何。
民生证券指出,从整个二季度来看,中国经济.大的矛盾还是供过于求,需要采取一些总需求政策来提振消费。但经济.差的时期已经过去,预计二季度GDP增速会转正,三季度之后会进一步恢复至往年正常水平。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李奇霖也认为,总的来说当前经济供过于求的局面并没有改变,去库存仍然是企业面临的重点任务。5月需求端的数据总体已经弱于预期,从高频指标看,6月前半个月生产和需求都有走弱的迹象。经济恢复的力度,可能并没有那么强,需要警惕经济预期差对资产价格的冲击。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告诉..财经,在短期外需疲软难以恢复的情况下,政府应发挥宏观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通过刺激消费需求扩大市场,激发市场活力,并通过市场机制拉动投资需求、共同推动经济增长。
刘哲对..财经表示,建议从三个方面集中力量推进消费领域的改革,..,加大对企业直接补贴和转移支付力度,稳消费。第二,重视“新消费”的乘数带动作用,促消费。老消费主要是存量规模,新消费的增量空间更大。建议对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等新消费产品加大价格补贴力度,提升居民的当期消费意愿,激发产品的更新换代需要。第三,通过改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挖掘新消费红利。比如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农民工市民化,促进人口要素从低效率部门向**率的部门流动,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本文转自:..财经 如有侵权请告知本站立刻删除。